NBA扣籃大賽,不如不辦了!
看了今年的NBA扣籃大賽名單,再結合如今這個時間節點,讓我想到了一句話:
“王小二過年,一年不如一年。”
本賽季的全明星扣籃大賽將會在勇士主場大通中心正式拉開帷幕。
參賽4人組:馬刺的斯蒂芬-卡斯爾、公牛的馬塔斯-布澤利斯以及效力於雄鹿的小安德烈-傑克遜、還有魔術的麥克朗。
這麽一項技術統計,本賽季參加扣籃大賽的4名球員生涯得分加起來一共1013分,累計球衣銷量僅45件。
不能用星光黯淡來形容了...

卡斯爾和布澤利斯分別為2024年的4號秀和11號秀,傑克遜則為2023年36號秀。
知名度最高的,無疑是本賽季與魔術簽訂了雙向合同的扣籃大賽兩連冠麥克朗。
北京時間2月15日,他將全力捍衛扣籃王榮耀。
值得一提的是,NBA全明星周末扣籃大賽的曆史上,尚未有球員能夠連續三次奪冠,麥克朗有機會改寫曆史。
從過往的能力水平來看,不謙虛地講,隻要正常發揮,他就可以和另外的三名對手講出拉裏-伯德的名言:
“你們,都是來爭第二的嗎?”
隻論扣籃,他確實高水平。

但是呢,一個人的高水平,往往不會造就一場高水平的扣籃大賽。
競技體育,講究棋逢對手。
如1988年芝加哥全明星扣籃大賽上,邁克爾-喬丹和“人類電影精華”威爾金斯的對決;如2000年NBA扣籃大賽,卡特、麥迪表兄弟之間的對決,還有弗朗西斯、裏基-戴維斯、斯塔克豪斯、拉裏-休斯同場競技。
16年拉文大戰戈登,兩個流派的極端詮釋,這是多少人心目中最好的一屆扣籃大賽。
如今呢?連小土豆內特-羅賓遜VS霍華德、麥基VS給力芬這樣的都很難看到了。
所以,我的評價是: 今年的扣籃大賽,還是CBA的有看點。
來看看名單:
迪亞洛(山西)、楊芮(新疆)、矣進宏(北控)、張新宇(南京)、特邀大學生球員、陳登星(特邀外卡球員)。
最大的看點,無疑是NBA扣籃王迪亞洛,大戰中國民間草根扣將矣進宏和陳登星。
隱隱約約中,至少有中美、草根與職業之間的對話,這可以成為一大賣點。
NBA這一屆,有什麽賣點?很難想到。
我想到的是烏鴉哥的那句話:
難辦?那就別辦了!

如果把球星不願意參加NBA扣籃大賽的責任,隻賴韋德的9分,我覺得是對於閃電俠的不公平。
平時沒事調侃調侃就完事了。
原因是很多的。
比如,NBA聯盟沒有足夠的激勵機製。
比如,球星害怕受傷和“丟臉”,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他們已經不需要通過參加扣籃大賽去獲取關注了。
比如,如今盛行三分球,球員們往往會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對遠投的訓練之中,琢磨扣籃的就少了。
比如,如果你看了2016年的扣籃大賽,標準和期待自然就變高了。
再比如,NBA扣籃大賽舉辦了幾十年了,在創意上已經很難想出什麽新鮮動作了...花樣都讓老前輩玩沒了,審美疲勞了。
如何拯救?NBA可以向CBA抄作業,加入民間扣將,同場競技。
實在不行,搞個退役球星專場,讓退役球星們PK扣籃,看看誰的身體狀態保持得好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