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特勒傷了!勇士天塌了!時隔1692天,火箭再次在季後賽贏球!
季後賽火勇G2。
變數早早就來了。
第一節比賽,阿門-湯普森卡位搶籃板時身體失去平衡往前倒,撞到了正在空中的吉米-巴特勒,後者失衡重摔倒地直接返回更衣室。
隨後勇士宣布,吉米因骨盆挫傷此役不會回歸。
JB對於勇士、對於庫裏的重要性不需要贅述,之前已經讚美了N次了。
隻希望,他不會因此影響後麵的比賽。
如果球隊沒有了這位核心,那...
預計明天接受MRI檢查,等結果吧。

講回比賽本身。
火箭在G2捍衛了主場,將係列賽大比分追成了1-1。
時隔1692天,火箭再次在季後賽贏球。
贏在哪?很簡單,把更多球投進了。
上一場球隊半場隻得34分,全場85分在2025年的NBA世界,是很難贏得比賽的。
當時我說了,勇士可別掉以輕心,你不能要求火箭的進攻(尤其是投射表現)比G1更差了,他們常規賽是場均114.3分、聯盟第14的球隊。
G2立馬就回暖了,半場60分,回到正常水平。
其中,半場傑倫-格林15分4助攻,申京13分6籃板2搶斷,伊森12分6籃板,三駕馬車驅動。
前場籃板的優勢依然明顯,前兩節對比是8-3。
這就是火箭籃球。
他們的優勢是體能好、運動活力十足、防守強悍不惜力。缺點也很明顯:陣地戰開發能力不足。
誰能解決問題?
太子爺格林,給出了回應。
如果兩天前的第一次總是羞澀,那今兒他在攻防兩端,都更加適應季後賽的比賽。
進攻端,突破、命中投籃,更耐心閱讀防守後的出球...
防守端,和庫裏的倒地拚搶,讓人印象深刻。
當格林這名外線核心能發揮的時候,年輕火箭才能回歸常態。
上一場,很顯然不是他的水平。

第三節,兩隊強度下來了。
這對於火箭來說,不是個好消息。
這支年輕球隊,優勢在於身體能力,在於“摔跤”,在於防守、二次進攻。
然後,波斯特和格林接連命中外線。
對於主隊來說,防守強度下降,進攻端回得上就非常重要。如果讓勇士打出反擊,打出輕鬆的傳切,比賽就會變得很微妙。
這時候火箭站出來解決問題的,還是傑倫-格林。
單節15分,救了火箭大命。
當年輕球隊的年輕運動員一旦爆發,情緒一起來,少年自有少年狂。
這哥們兒今天幹了38分,一人8個三分。(上一場,全隊才6個。)
如果說,上一場他是上限喬杉下限柯凡,今天才是真正的“上喬下科”,哈哈哈。

對於輸球的勇士。
輸小20分球可以接受,但接受不了巴特勒的受傷。
從比賽策略來說,火箭一定是圍剿庫裏的。拉拽、給身體都很正常,兩隊一定會在場上對噴。
很多球,裁判是不會吹的,麵對對方的動作,如果你不還回去,那就是慫蛋。
甭管球迷怎麽吐槽,咱也不是在鼓勵壞動作,但這就是季後賽,這就是你死我活的戰爭。
巴特勒打不了,烏度卡會把“玩命對抗”,這個策略延續得更徹底。
盡管因為吉米傷退以後上場的斯潘塞,可以在某些階段提供亮眼得分,被激活的庫明加,也展示出了自己的活力。
但沒有JB,勇士沒有了庫裏之外的支配點,半場陣地硬解點。
波姐生病拉稀,上場以後也“拉稀”,約等於五大首發,勇士折損了兩位。
這仗,就沒法打了。
為什麽傑倫-格林能爆發?一定程度上,也是因為沒有了JB的防守。
別看勇士還能打出傳切,但是沒有巴特勒,他們在西部就是季後賽之外的球隊水平,這已經印證過了。

最後,寫給球迷。
在勇士拿下G1以後,有一種情緒我是很不理解的。
在帝哥的留言區,不少勇士球迷已經狂歡,展望下一輪了,甚至喊那五個字了。
講實話,我真不知道底氣從哪而來。
朋友們,西部第二的戰績,真不是充話費送的。
朋友們,火箭的身體能力,顯示得極其直觀。
盡管勇士有經驗優勢,有更好的球星,但火箭的亂拳真能打死老師傅。
湖人也一樣,輸了第一場,多少人覺得完了,昨天贏一場,又站起來了...
或許,是球迷群體變年輕了,容易心浮氣躁。
或許,球迷很難承認對方的優秀。
或許,這就是流量球隊的本質。
或許,在這個信息碎片化的短視頻時代,在什麽都追求速度的時代,大夥很難從係列賽的角度去思考問題。
浮躁,不隻是體育問題,更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麵麵。
得承認,很多時候,我也一樣。
